张永海·《三山四先生》 | 以水墨为笔勾画“群贤同框”的意象,诠释闽都文脉“薪火相传”的深意
福州三坊七巷安民巷的白墙黛瓦间,福之轩展厅内墨香萦绕。一幅180cm×190cm的水墨画作《三山四先生》以其震撼的视觉张力,成为“三山四先生——闽都四家书画展(第二回)”的焦点。
福州三坊七巷安民巷的白墙黛瓦间,福之轩展厅内墨香萦绕。一幅180cm×190cm的水墨画作《三山四先生》以其震撼的视觉张力,成为“三山四先生——闽都四家书画展(第二回)”的焦点。
这是一次迟到了半个世纪的“聚首”。福州三坊七巷安民巷的白墙黛瓦间,福之轩展厅内墨香萦绕。一幅180cm×190cm的水墨画作《三山四先生》以其震撼的视觉张力,成为“三山四先生——闽都四家书画展(第二回)”的焦点。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9月,一份凝聚数月调研与协商成果的报告和建议案提交市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系统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全面提升闽都文化影响力”,以保护传承为基础,以活化利用为升华,为有福之州筑牢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深厚文化根基献计出力。
2025年闽东北协同发展区文旅(贵阳)推介会今天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福州市文旅局再次携手福州日报社,将“有福之州·把福寄给你”——好物福州直播间搬到推介会现场,创新通过“线下展销+线上带货”双线联动模式,让全国网友同步享受推介会专属文旅福利。
一边是以一部福州人为主角的电视剧收视率破3%,演员却用非福州方言唱起歌仔戏。
根据《实施方案》可知,到2026年,数字化全面赋能取得明显成效,在政府效能、公共服务、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等核心领域打造一批标志性应用成果,培育公共数据赋能产业发展典型应用场景20个以上,推动福州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7%。
22日上午,“第十四届闽都文化论坛—闽都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暨“古都锦绣—第九届闽都文化书画摄影艺术巡回展开幕式”在福州举行。近百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和各界人士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闽都文化的时代价值,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一年来,福州市牢记嘱托、奋勇争先,以文物修缮固本、活化利用赋能、以文塑旅提质为抓手,在闽都文脉的守护与焕新之路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实践
吴秋华,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1980年就职于福州市美术馆,1993年至2000年担任福州市美术馆美术室主任,并担任福州业余美术学校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福州分校教务主任,同期担任福州市美术家协会和福州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助理。2000年调入福州
在福州这座千年古城的坊巷深处,一位杰出女性的名字与闽都文化的血脉紧密相连——她就是林徽因。多年来,福州市政协联动相关单位,从策划展览、编纂书籍到建设主题馆,一步步将这位“福州女儿”的故事从历史深处唤醒,让她的才情与风骨成为闽都文化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
福州自古便有重教传统,有文儒之乡的美誉,读书之风传衍千年。2006年,福州市文明委发起了福州读书月活动,开启“全民阅读”的福州新篇,也让书香成为榕城的秋日印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坊七巷作为闽都文化的重要标识,人杰地灵、俊采星驰,大批坊巷儿女将崇德向善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熔铸在这片土地中,留下一则则世代传承的家训故事。2015年,在福州市委文明办等相关部门指导支持下,三坊七巷名人家风
秋意初染的榕城,一场创意与文化的碰撞正在悄然发生。9月上旬,“德艺杯”2025“有福之州·把福寄给你”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拉开帷幕。23日至24日,“有福之州·文创种子营”文创大赛采风共创活动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文创爱好者们探访福州各代表性文化地标,开启了一场沉浸
9月22日,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出席并宣布电影节开幕,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作视频致辞。
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旅局出品的《老单走福州》第二季开播,本季节目共10集,延续第一季沉浸式体验模式,由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担任文化串讲人,携手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张谨、文化传播专家冷凇和演员侯京健等嘉宾,带领观众深度探访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感受闽都文化的独特
22日起,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旅局出品的《老单走福州》第二季,将在东南卫视和优酷平台播出。本季节目共10集,延续第一季成功的沉浸式体验模式,由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担任文化串讲人,携手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张谨、文化传播专家冷凇和演员侯京健等嘉宾,带领观众深度探访
这座耗时4年、耗资2亿元打造的潮奢酒店,以“设计+艺术+文化+音乐+科技”的颠覆性多元基因,将千年闽都文化编织进摩登建筑的脉络之中,成为2025年福州城市中心的现象级存在的、最瞩目的潮流新地标。
闽越之水,名曰闽江,奔雷走玉,贯八闽而润千乡。发源于武夷之脊,融建溪、富屯、沙溪三脉;汇流于东海之滨,携翠岭、沃野、名城万象。吞云吐月,纳千岩之灵秀;激浪扬波,承万古之沧桑。观其势也,若天龙破嶂,穿峰峦而奔涌;察其态也,如碧玉绕城,滋禾黍而芬芳。
9月6日,“关心下一代 闽都科普行”福州非遗创新科普专场活动在鼓楼区三坊七巷社区举行,通过“共建一个学堂、举办一场论坛、开设两类工坊”的形式,搭建老少互学的交流平台,让市民感受非遗与科技融合的魅力。